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他们都想攻略我第239节

结果是戚太傅也拿她竟然没什么办法,事情自然没成。

得知戚太傅去也没用,大臣们不得不重新凑在一起后悔万分。早知如此,当初无论如何也不该将事情做绝。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一群人聚首也不能只是为了后悔,总是要想出个对策来。

其中忽然有人开口提议:“周女郎一直担心的不就是声名?咱们给她造个名正言顺不就是了?”

一众人循声看去,说话的是王大人,王雎与王栩的父亲。

于是数日之后,菩提寺山下有渔樵者在山中发现一碑,碑上刻着“兴大雍者,必周女也”。

如此一来也名正言顺了。

毕竟石碑上刻的字已然努力在通俗易懂了,只差将话掰碎了说周寅能使大雍兴盛繁荣。如今的大雍正处于动荡之中,有这样一则预言,哪怕是虚无缥缈的,也叫人趋之若鹜。

陛下闻石碑之事亲迎其碑,其后便往太庙祭告天地。天地回应以“吉”,于是皇上与先太子妃周女郎的婚事终于定下。

如今周寅先太子妃的名头非但不让人忌讳,反而是某种应和了预言的存在。原本先太子若娶了周寅,大雍便该繁荣昌盛的。可惜先太子福薄,婚事未成便去了。

不过为时不晚,新皇立周女郎为后也是可以的。

第299章

过了除夕又一年。虽然如今距先皇驾崩不过半年, 但辞旧迎新,过了新春便算是新一年。新一年里立后与改元等事都该被着手完成。

而自从陛下立后之事定下来后仿佛真应了石碑上的谶言一样,大雍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愿望被满足的皇上终于改过自新, 不再像过去一样日日望妻石般守在谢家, 开始料理国事。积攒下来的奏折被他很快地处理好, 一开始朝臣们还担心他只追求数量不重视质量乱改一通,然而奏折分发到各地大臣手上时臣子们才发现他对各地情况十分了解, 提出的政策也言之有物。

与过去他小心翼翼地批阅相比, 他如今似乎得了观音大士玉净瓶中甘露水的点化, 下笔果决,用词精准干练,绝不瞻前顾后, 完全没了过去批阅时因为底气不足而导致的用词心虚。

送到地方的奏章是看不到了,但中央上书还是有下发到各人手中,不涉重大机密者倒是可以供人参阅。

辅政大臣们坐在一处细品陛下新批的奏章, 满口都是一个“妙”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